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藺偉偉)近日,筆者從鄂城區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區協議增設電梯數是過去10年增建電梯的近6倍,建成電梯數超過去10年總和。
據介紹,鄂城區在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中,突出黨建引領、社區主導、居民主體、市場參與,組織開好動員宣傳會、民意表決會、資金籌集會、施工協調會、日常維護會等“五會”,有效解決了民意難統一、資金難籌措、項目審批慢等難題。
豐潤園小區增設電梯。通訊員 供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開好動員宣傳會,摸清需求意愿
以社區為單位,組織下沉黨員干部、社區“兩委”成員、網格員、樓棟長、業委會、物業等力量,深入樓棟單元召開動員宣傳會,把需求摸到位、政策講清楚、把流程說明白,廣泛動員居民積極參與增設電梯工作。
國稅小區先后組織召開5次動員宣傳會,讓居民從不了解到積極響應,小區8棟樓均納入施工范圍,增梯覆蓋率達到100%。家住國稅小區6棟的陳阿姨說:“我們以前只知道可以裝電梯,但是不知道怎么弄,現在經過社區的動員宣傳,我們知道該找誰,還可以享受政府補貼,我們對這個事都很支持?!?/p>
紀委小區增設電梯。通訊員 供圖
開好民意表決會,消除分歧疑慮
堅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由居民自主召開民意表決會,推選1名牽頭人和3-5名黨員骨干、居民骨干,成立增設電梯自管小組,負責協調鄰里關系、對外申報項目、對接市場主體、管理賬戶資金。
火車站社區國源小區3棟2單元成立由樓棟長、黨員中心戶、業委會成員等3人組成的增設電梯自管小組,家住3樓的吳女士作為業委會主任擔任牽頭人,主要負責與街道社區協調聯絡、申報項目資料;曾經在單位當過會計的江先生,負責管理資金收支;8樓的劉婆婆是個老黨員,鄰里關系處理得好,負責與居民溝通交流。
在自管小組的高效運轉下,2單元3天完成費用收集,25天完成建設。堅持照顧大多數、兼顧少數人,對1、2層住戶普遍關心的通風、采光、噪音等問題,召開意見溝通會,消除意見分歧。瀾湖社區豐潤園小區23棟2單元,因1、2層住戶反映采光有遮擋,經集體討論表決,對增設電梯方案進行修改,加長了電梯入戶步道,最終獲得全體業主簽字同意。
開好資金籌集會,定清分攤方案
堅持“誰受益、誰出資”,召開增設電梯資金籌集會,商議資金存放賬戶、資金分攤比例、困難居民幫扶方案,在市、區分別補貼5萬元的基礎上,由業主按照一定分攤比例共同出資,分攤出資模式根據居民所在樓層數和階梯數由居民自行協商確定。
針對家庭困難且有增梯需求的住戶,自管小組發動社會能人捐助或墊付。濱湖社區九洲方園小區7樓1單元的王女士,因家庭變故無法承擔分攤資金,曾一度反對增設電梯,自管小組召開會議商定,由6-9層的業主們每戶先行墊付5000元,解決了王女士的燃眉之急,確保樓棟電梯如期開工建設。
開好施工協調會,破除建設阻礙
建立社區協調聯絡、居民全程參與、監理質量把關、企業組織實施“四方共建”機制,在電梯建設過程中開好施工協調會,解決電梯建設過程中的施工安全、工程質量、突發情況等問題。
考棚社區新民街小學宿舍2號樓在施工過程中,因下水管線、燃氣管道等設施過多,造成設計圖紙不能完全實施,自管小組協調水務、燃氣等部門對線路進行遷移改造,調整管道路徑,對因管線改造增加的費用,再次組織居民協商解決。
廣廈小區召開增設電梯協調會(資料圖)。通訊員 供圖
開好日常維護會,強化運行管理
堅持自建自管,自管小組召開電梯運行日常維護會,組織居民制定單元《電梯使用公約》,商定電梯管理和清潔衛生值日表,明確值班住戶負責打掃電梯廂內及廳外衛生,監督電梯設備每月2次維護保養。
協商電梯運行費用出資方式,議定居民通過平攤或乘梯次數分攤等方式,解決電梯運行電費問題。引導居民利用政府補助資金、電梯投放商業廣告收入、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等方式,解決電梯運行日常維護費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