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核心觀點
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路徑明確,煤電仍需發揮壓艙石作用。《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明確電力系統“四位一體”基本特征和“三步走”發展路徑。其中“四位一體”提出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潔低碳是核心目標,柔性靈活是重要支撐,智慧融合是基礎保障。“三步走”包括加速轉型期(當前-2030年),總體形成期(2030年-2045年),鞏固完善期(2045年-2060年)。現階段處于加速轉型期,新能源已成為新增裝機主體,但受限于電網調節能力,煤電依然需要發揮“壓艙石”作用,2030年前煤電裝機和發電量將繼續增長。2030年后,新能源將逐步成為裝機和發電量主體電源。
火電: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改善,裝機和電價仍有增長空間。(1)煤價方面:受動力煤供需格局轉向寬松影響,二季度以來市場煤價急跌至800元/噸左右,也推動了長協煤價下行至6月份的709元/噸;當前價格下先進火電機組得到大幅改善。我們測算,在全年市場煤均價下跌100元/噸的情景下,華能國際將增加凈利潤55億元,華電國際、大唐發電、粵電力將增加凈利潤25億元左右,火電板塊業績在煤價下行推動下,23Q2整體扭虧為盈確定性高,未來業績有望持續改善。(2)裝機方面,十四五以來煤電核準呈加速趨勢,2022全年核準90GW,2023年一季度核準20GW,其中一季度核準已超過2021年全年。預計后續仍會持續新增煤電規劃項目以及儲備項目,夯實煤電保供基本盤。(3)電價方面,隨著新能源裝機持續增加,火電逐步從主體電源向調節性電源過渡,作為調節性電源的價值有望得到發掘。近年來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容量電價和輔助服務有望提高電價并增厚盈利水平,電力現貨有望帶來額外電價彈性。
新能源:年初以來裝機高增長,持續看好增長空間。(1)風電:1-5月風電新增裝機1636萬千瓦,同比增加51.2%。2022年以來招標量維持高景氣度,總招標已接近120GW,支撐后續裝機增長空間。預計2023-2025年風電年均新增裝機60-70GW;(2)光伏:2023年1-5月太陽能新增裝機6121萬千瓦,同比增加158.2%,集中式與分布式光伏并舉發展。年初以來光伏產業鏈價格快速下降,近期組件已下降至1.4元/W左右,接近歷史新低,有望刺激下半年裝機需求。預計2023-2025年年均新增裝機95-125GW。
投資建議
火電板塊重點推薦華能國際(600011)、華電國際(600027)、大唐發電(601991)、江蘇國信(002608)、皖能電力(000543)、浙能電力(600023);可再生能源板塊重點推薦三峽能源(600905)、龍源電力(001289)、芯能科技(603105)、中閩能源(600163)、江蘇新能(603693)、華能水電(600025)、川投能源(600674)。
風險提示
裝機規模不及預期;原料價格上漲導致新項目造價上升;煤炭價格持續高位;上網電價下調;行業競爭加劇的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