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5日訊(編輯 牛占林)自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火以來,許多機構和權威人士紛紛對此提出了警告,而失業就是其中最大的風險之一,因為人工智能會造就大量“無用階層”,引發社會的不穩定。
但未曾想到的是,人工智能首先改變了科技行業的就業形勢。近幾個月來,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將人工智能作為裁員和重新考慮招聘新員工的理由,因為硅谷各大科技公司正在競相采用和推廣這種技術。
【資料圖】
上個月,美國課外輔導在線教育公司Chegg在一份監管文件中表示,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約80人,約占員工總數的4%。此次裁員是受到人工智能影響,越來越多的學生正轉向ChatGPT等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尋求功課幫助。
此外,Chegg稱此次裁員將能更好地執行人工智能戰略,并為其學生和投資者創造長期、可持續的價值。
IBM首席執行官阿文德·克里希納5月份表示,預計公司將暫停招聘“可能在未來幾年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職位”。克里希納指出,人力資源等后臺職能部門的招聘將暫停或放緩,“這些不面向客戶的崗位大約有2.6萬名員工,我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其中30%的人將在5年內被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取代”。
不過,在隨后接受《巴倫周刊》采訪時,克里希納表示,他覺得自己之前的言論被斷章取義了,并強調人工智能創造的就業機會將超過它帶走的就業機會。
4月下旬,文件存儲服務提供商Dropbox表示,它將裁員16%,即約500人,原因也是人工智能。職業介紹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在其最新的裁員報告中表示,由于人工智能,5月份裁員3900人,這是該公司首次基于這一因素進行裁員。
分析師表示,通過這些裁員舉措,硅谷可能不僅在開發人工智能方面處于領先地位,而且還能讓人們更快地適應人工智能工具。
Dropbox首席執行官德魯·休斯頓在宣布裁員的員工信中寫道:“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人工智能已經抓住了世界的注意力和想象力,為我們下一代人工智能產品擴大了潛在市場,其速度之快超出了我們所有人的預期。我們下一階段的增長需要不同的技能組合,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早期產品開發方面。”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Dan Wang表示,人工智能將導致組織重組,但他也不認為它會以機器取代人類的形式出現。“在我看來,人工智能并不一定會取代人類,而是增強人類的工作能力。我認為,我們都應該更多地考慮的那種競爭是,人類專家將被能夠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人類專家所取代。”
人工智能溢價
在人工智能驅動的技術裁員之際,科技行業正在進行更廣泛的裁員。許多科技公司一直在重新調整,以適應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以及疫情爆發三年多來對數字服務需求的下降。
數據顯示,僅在2023年,美國科技行業就有212294名員工被解雇。順便說一下,已經超過了2022年全年的164709人。
就連曾經特別搶手的硅谷軟件工程師,現在似乎也面臨著失業的風險,或者在薪資增長方面輸給那些更精通人工智能的人。
創業公司創始人Roger Lee指出,綜合該公司的數據分析,專門從事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的高級軟件工程師的平均工資比非該領域專業人員高出12%,他將這一差別稱為“人工智能溢價”。他說,自今年年初以來,專門從事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的高級軟件工程師的平均工資也增長了約4%,而高級軟件工程師的平均工資則總體上保持不變。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Dan Wang開始要求學生熟悉市場上的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我認為這種接觸對他們畢業后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
他補充說,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成為人工智能專家,而是每個人應該知道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來提高他們所做事情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