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上周,四名女士從湖北結伴到廈門旅游。一天晚餐時,餐館里的生腌螃蟹引起了她們的興趣,就點了一盤。沒想到,回到賓館后,四人輪番腹瀉,吃了自備藥后,二人有所好轉,另外二人還是沒能止瀉。她們就近到廈門市前埔醫院看急診,經醫生診斷,她們是因腸胃對生腌不適應,引發了急性胃腸炎。后經消炎補水等治療后,二人的腹瀉逐漸緩解,至返程時已完全康復。醫生提醒,7月到10月是腹瀉高發季,外出旅游不僅要做好路線和景點的游玩攻略,更要防止發生“旅行者腹瀉”。
廈門市前埔醫院內科主任醫師黃炳峰介紹,旅游期間,在陌生環境,由于氣候、飲食、作息的變化,很容易出現免疫力降低、腸道菌群平衡失調,若此時接觸到被有害菌、病毒、寄生蟲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容易發生腹瀉。黃炳峰表示,如果在旅行期間或旅行歸來后,每日有3次或3次以上的未成型大便,且伴有發熱、腹痛或嘔吐等癥狀,那很可能是患上了“旅行者腹瀉”。腹瀉發生后,只要保持清淡飲食,一般持續1天-5天就能不治而愈。但如果腹瀉次數較多,還有腹脹、腸鳴增加以及因腸痙攣而腹絞痛的癥狀,或者發熱且感覺身體疲乏,就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