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資料圖)
“卡努”登陸了,但它對東北地區的影響還在繼續;“蘭恩”還在移動著,向著日本南部沿海靠近;“多拉”跨過了國際日期變更線,換來了個臺風“編制”……最近一段時間,臺風接二連三,東北地區強降雨頻繁,松花江多條河流水位長時間高位運行。
似乎今年臺風很頻繁?似乎今年的臺風總是“盯著”北方?此刻海上“雙臺共舞”又在醞釀著什么?
8月4日,吉黑公路黑龍江省五常市杜家鎮路段,積水已漫上路面。圖據新華社
臺風接二連三?
其實數量較常年偏少
截至8月11日下午,2023年的西北太平洋上僅生成7個臺風,較常年偏少。8月12日上午,颶風“多拉”經過不斷地“奔跑”終于越過了國際日期變更線,從中太平洋抵達西北太平洋,這才成了今年的第8號臺風。
臺風數量雖少,但強度卻偏強。前7個臺風中,有6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2級或12級以上,有4個達到超強臺風級,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6級或16級以上。
這些臺風登陸強度也強。4號臺風“泰利”登陸廣東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5號臺風“杜蘇芮”登陸福建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
今年臺風總北上?
其實以前也不少
京津冀和東北的降水,給人一種“今年臺風總往北方跑”的感覺。
其實,能夠北上影響到東北地區的臺風確實是不少的。據中央氣象臺的統計,1949年至2022年,登陸我國遼寧的臺風共有7個,其中作為首次登陸地有1個,第二次登陸地有4個,第三次登陸地1個,第四次登陸地有1個。
印象較為深刻的應該是2020年的東北臺風“三連擊”,當年第8、9、10號臺風半個月內先后侵襲東北地區,造成了明顯的風雨影響。其次2018年的18號臺風“溫比亞”、2019年的9號臺風“利奇馬”等,也都北上影響了東北地區。
“卡努”停編了就是結束了?
強降雨還將持續
8月11日晚,臺風“卡努”在遼寧莊河沿海登陸,登陸時已減弱為熱帶低壓,中心附近最大風力6級。登陸后,“卡努”強度進一步減弱,已很難確定其環流中心,12日2時,中央氣象臺對其停止編號。12日10時,中央氣象臺也解除了臺風藍色預警。
雖然已經停止編號,但其影響還將持續,接下來“卡努”殘余環流將并入西風槽,配合低空的低渦系統,繼續給東北地區制造大范圍強降雨。今天夜間至14日,黑龍江中部和北部、吉林中東部和南部,遼寧大部有大到暴雨,遼寧中東部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雙臺共舞”會帶來什么?
它們都“心不在此”
連續經歷來勢洶洶的“杜蘇芮”和超強待機的“卡努”后,如今“蘭恩”和“多拉”兩個臺風在海上“共舞”,它們接下來會帶來什么?
據中央氣象臺的消息,13日上午8點,“蘭恩”的中心位于日本神奈川縣橫濱市偏南方向約6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預計“蘭恩”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并逐漸向日本本州島南部沿海靠近。
“多拉”更遠一些。13日上午8時,“多拉”的中心位于美國關島偏東方向約335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2級。預計,“多拉”將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目前來看,“蘭恩”的“歸宿”在日本南部沿海,“多拉”也將在海上自行消散,對我國的直接影響不大。
新疆暴雨和怪云也與臺風有關?
這是強冷空氣在靠近
最近,東北暴雨的同時,原本干燥的新疆西北部也出現了暴雨。8月12日,新疆塔城地區還出現了罕見的超級單體風暴云,遮天蔽日,壓迫感十足。這一切,與近期接二連三的臺風有關嗎?
這完全是兩回事!新疆出現的暴雨,是強烈冷空氣靠近的前兆。
今天開始到下周后期,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西部一帶氣溫會自西向東逐步下滑。多地累計降溫普遍將超10℃,局地能達到20℃以上。
不過,冷空氣雖強,但影響范圍還是主要是西北地區,其余地方,想要涼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