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女,62歲2021.12.21 心臟問題有很長時間了,2007或2008年因心臟不舒服而檢查,但沒發(fā)現(xiàn)問題。去年10月做支架,右冠動脈堵90%,做完沒覺得多舒服。心臟有家族遺傳史。出氣困難,喜長出氣。飯量可,自己控制飲食。血糖高,吃著降糖藥餐前6.5左右,餐后10以下;二甲雙胍,一天兩粒,吃完胃不舒服。大便基本日行一次,成形,黏,一次需要十分鐘左右;排氣會帶一點。吃著降壓藥80/120,最早90-100/160-170。同時吃他汀,阿司匹林,柏麗梅(音近。月底將停藥)。每天走八九千步。脂肪肝,最早重度,后來輕度,現(xiàn)在不知。小學(xué)三年級得腎炎,到高中畢業(yè)、乃至工作后仍偶爾會犯,生孩子后沒再犯。 苔膩,色浮黃。中央有樹形裂紋。舌下靜脈半紫。 左寸沉而偏無力,20至后近無;左關(guān)沉而近偏無力;左尺初按沉弦,久按變細(xì)近而偏無力、重按更減而止頻。 右寸沉而偏無力,約50至后止頻;右關(guān)沉而無力,30至后近無;右尺大,沉取偏無力止頻,抬指力少增。
身體調(diào)理,得分步驟進(jìn)行。六脈都虛,所以治分先后。
雖然六脈都虛,但只左寸、右關(guān)幾乎無脈,所以它們最虛。腎陰腎陽比較,腎陽更虛。
從癥狀分析,脾虛而生濕,故大便黏;濕阻氣機(jī),加上脾運化不力,則大便費時久;土不生金而胸悶。
腎陽弱則火不生土,同時相火弱則拖累心火,所以左尺近無。
飯量可,而運化差,所以病在脾而不在胃。
苔雖黃,但這種黃跟腳不扎實,是浮黃,所以非濕熱,乃虛火。
人參18炒白術(shù)10干姜10炙甘草6越桂10附子10茯苓10熟地20當(dāng)歸10
桂附理中,溫補脾腎,培土生金,且人參重用,兼顧補肺氣而除憋悶。茯苓祛濕。熟地當(dāng)歸養(yǎng)血兼防燥。
右尺一開始就歇止,且力感比左尺弱,這里的脈大就是虛而真氣外越了,重按無力,哪里來的強(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