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
多家物企刊發中期業績
(相關資料圖)
本周,物管行業迎來集中發報期,多家企業接連披露了上半年業績報告。據財經網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已有20家物企完成發布中期財務數據。其中,有10家收入與歸母凈利潤雙雙呈現正向增長。其中,萬物云實現收入為人民幣160.2億元,同比增長12.5%;股東應占利潤為9.98億元,同比增長14.21%。保利物業實現營收71.4億元,同比增長10.7%;公司擁有人應占期內溢利7.64億元,同比增長加21.5%。不過,在已經刊發業績的企業中,有半數盈利并不理想,歸母凈利潤出現虧損或下滑趨勢。這其中,建業新生活股東應占虧損約達3億元,同比盈轉虧;遠洋服務在上半年,實現營收與利潤雙降。其中,收入為人民幣15.56億元,同比減少約4%;歸母凈利潤約1.29億元,同比減少約52%。
看點:根據現有數據,多家物企在上半年業績有所回暖,但企業之間分化較為明顯,“強者恒強”的局面仍在上演此外,增值服務成分化主因,未來在競爭力上,企業不僅需要在服務上做到極致,也需要運用科技為企業降本增效。
【市場】
8月LPR1年期為3.45% 下調10基點
8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8月21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45%,上月為3.55%;5年期以上LPR為4.2%,維持不變。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LPR之前有效。
看點:本月LPR出現不對稱降息,成為歷史首次。而短期LPR下調,有助于緩解流動性融資成本壓力。對于房貸利率未來是否還有降息的可能,有業內專家認為,5年期LPR雖未跟隨下調,但救地產的緊迫性并未下降。降息的空間或轉交至存量按揭利率,且放松的重心會在一線城市。
北京:物業不得收取生活垃圾處理費、室內裝修管理服務費
近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物業管理項目生活垃圾和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相關收費的通知》進一步規范住宅物業管理項目收費。明確自8月21日起,北京市物業服務人不得收取生活垃圾處理費;物業服務收費標準中包含生活垃圾清運費的,物業服務人不得重復收取生活垃圾清運費;未包含的,可以按照政府定價標準收取。生活垃圾清運費收費標準為30元/戶/年,該標準應當在物業管理區域顯著位置公示。此外,住宅物業管理項目的物業服務人不得向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收取或者變相收取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服務費,不得向業主或者物業使用人收取或者變相收取住宅室內裝飾裝修保證金(含裝修押金)。
看點:北京住建委進一步明確物業收費標準,整改不合理的收費亂象,相關費用的取消,不僅可以減輕住戶的經濟負擔,也能解決物業與業主之間由于費用問題產生的糾紛與矛盾。
深圳人才房放寬申購條件:3人家庭可認購三房
8月21日,深圳市住房保障署發布關于深業頤瑞府、御棠上府項目住房面向人才配售的通告。據悉,認購本批次住房,按照申請家庭資格條件分為四個隊列,其中,在第三隊列,將人才房的申請門檻由此前的本科降低至“申請人具有全日制專科學歷,或者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且具有中專及以上學歷”等條件。其中,高層次人才及高精尖缺人才(不受家庭人口數限制),4人及以上家庭可認購兩房戶型或三房戶型住房;3人家庭可認購兩房戶型或三房戶型住房(認購三房戶型住房的為第四隊列);2人家庭、單身居民可認購兩房戶型住房。
看點:此次深圳人才房放寬申購條件,學歷也覆蓋??疲T檻進一步降低,將拓寬受眾人群范圍,對于市場來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人才房去化速度。
住建部:推動首套房“認房不認貸”
8月25日,據新華社報道,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通知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看點:有關部門明確推動落實“認房不用認貸”,此舉將使更多購房人能夠享受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和利率優惠,有助于降低購房成本,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此外,此項政策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各城市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合理調整、自主選用,將有利于市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