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將老人接過來照看孩子,形成三代同堂的家庭成員結構。在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似乎越來越普遍了。因此,我們在裝修新房時,也需要從多維度考慮空間需求,以應對不同的居住變化。
像本期帶來的這套案例就是如此,唯一比較遺憾的是空間面積僅有55㎡。不過在寸土寸金的深圳,這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畢竟再不理想的戶型,也可以通過設計進行優化,繼而改善居住舒適性。
原始結構圖
(資料圖)
原戶型是一套頂層住宅,兩室一廳的格局,屋主一家四口,有一個上初中的女兒和一個上小學的兒子,再加上父母偶爾會過來幫助照看孩子,所以需要四間臥室。同時,儲物空間,居住舒適性也都要考慮到。
現有的空間顯然無法滿足基本居住功能,再加上層高只有2.6米,無法偷出一些半空面積,可謂是極具挑戰性。不過好在室內墻體都可以改動,為設計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平面方案圖
改造亮點:
1、打開廚房墻體,重塑空間動線,并增加玄關隔斷柜。
2、原客廳向臥室擴大,并在玄關旁邊增加一個榻榻米房間。
3、衛生間洗漱臺外置,做三分離布局,提升使用效率。
4、原主臥結合外面陽臺,改造出兩個兒童房,實現四居室功能。
面積分配示意
通過改造前后對比來看,最明顯的面積分配變化,就是縮小了客餐廳,拓展了儲物面積,并讓廚房和衛生間都得到了優化。具體通過下面實景,再來慢慢分析。
玄關
原戶型沒有玄關,也沒有合理的收納區。改造后,通過一組隔斷柜分隔出了一塊獨立的玄關,并給地面鋪上了碎花地磚。
一來提升了內部的私密性,二來提供了強大的收納能力,且讓入戶動線產生了迂回緩沖。而進門右側墻面的簡易掛鉤,嵌入式地燈,也都是實用性的體現。
玄關隔斷柜底部與中間位置鏤空,可以一定程度上削弱柜體的厚重,減少空間的閉塞感。雖說這樣設計影響了入戶采光率,但在廚房完全打開的情況下,再配合感應式燈光,其實影響也不并大。
玄關看向廚房視角,為增加入戶動線的流暢性,以及避開視覺上的尖銳感,玄關隔斷柜還十分細節的做了弧形轉角處理,讓空間表現更加圓潤。
廚房
當廚房墻體打開后,整個空間立馬放大了許多,再加上白色的墻磚、櫥柜、地磚,仿佛讓人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受。
L型的櫥柜+中島臺設計,不僅有了人性化的操作動線,以及充足的儲物空間,還方便了孩子上學早餐、日常休閑功能,讓家成為了一個可以隨時隨地交流的場所。
櫥柜增設集成電器高柜,讓烤箱、電飯煲、冰箱等電器,都有了一塊合理的收納區,使空間更加整潔秩序。
考慮到櫥柜轉角空間不太好使用,增加一個移動小推車,方便收納日常蔬菜等食材,且可以自由移到需要的地方。
過道
由于重塑了空間動線,整個空間以衛生間洗漱臺為中心,也形成了靈活了洄游動線,讓日常活動更加自由。
第一個動線從廚房通向起居室,右側增加開放式書架,再內嵌上燈光,既點亮了空間的溫度,又滿足了孩子大量書籍的收納需求。
書架細節展示,旁邊是通往家政洗漱區的第二個動線通道,并且為了增加私密性,還設計了一扇移門隔斷,平時打開移門正好可以代替書架門板。
廚房看向起居室視角,正對面是一組儲物能力十分強大的衣柜,右側是后規劃出的榻榻米房間,解決了長輩房衣物收納需求。
這里有一個細節,將衣柜底部懸空,讓地板向內延伸,除了視覺表現更加輕盈之外,也有了更多的縱深感。
長輩房
后規劃的這個房間,考慮到長輩并不是長期居住,所以為了提升利用率,就做了整體榻榻米設計。這樣無論是日常休閑,還是儲物收納,又或是作為房間使用,都非常方便。
為了盡可能引入光線,以及增加內部的空氣流通,移門隔斷并沒有做到頂,而是在上方預留了40cm的間隙。
起居室
打破常規的客廳布局,并作為起居室來使用,對于小戶型來說,反而會更加符合屋主一家的生活方式,畢竟在現階段主要還是以孩子學習為主。
空間運用大量的原木材質,再通過少量的留白,整個屋子都仿佛沉浸在安詳的氛圍中。同時,拱形的門洞,圓形的壁燈,又仿若一輪圓月,延緩了生活的節奏。
居中而設的餐桌,不僅僅是全家人用餐區,也可以是辦公區、手工區、學習區、互動區,滿足不同的生活場景變化。當然,內嵌式墻體結構設計,也再次拉伸了視覺。
餐廳墻體背后就是洗漱區,上方單獨用玻璃磚隔斷,看似是為了增加空間的通透性,實際上卻是為了讓兩塊空間產生一定的聯系,以減少視覺上的閉塞。
臨窗設計的雙人書桌,是兩個孩子的學習區。原木與留白,再搭配上木百葉窗簾,氛圍相當安寧,且在光影的襯托下,讓小家充滿了變幻和樂趣。
衛生間
廚房看向洗漱區視角,也就是家里的第二個通道動線,最大化給予了生活自由穿梭的便捷性。
洗漱區看向廚房視角,可根據生活需求讓空間自由開合,讓空間實現獨立。
洗漱區結合了家政功能,一來釋放了陽臺面積,二來也實現了人性化的生活動線。
洗漱臺對面就是獨立的馬桶間和洗澡間,在家里只有一個衛生間的情況下,可以最大化實現分流,讓生活使用更有效率。
馬桶上方利用水箱厚度設計儲物柜,方便收納日常紙巾物品,墻面增加洗手器。雖說空間不大,但功能卻一點也不含糊。
洗澡間分別增加了浴缸和淋浴功能,滿足不同洗浴需求,讓生活更有品質。
兒童房
原主臥結合陽臺改造出了兩間兒童房,內部是姐姐的房間,外面弟弟的房間做了高架床布局。
這樣不僅讓兩個孩子都有了各自的睡眠區,也保證了一定的私密性。同時,高架床下方節省下來的空間,還剛好可以放下一架鋼琴。
主臥室
為了提升空間利用率,主臥和兒童房的衣柜,都是以墻體隔斷的方式來設計的。相較于兒童房的白色,主臥采用了更加成熟的胡桃木色,讓空間氛圍更加質樸、自然。
墻面做了灰色+白色拼色設計,不過十分細節的是,床頭上方的幾何光影模擬處理,卻也為空間增添了幾分活潑與趣味性。
本案就分享到這里,在原戶型結構十分常規的情況下,布局設計這塊簡直可以說是精妙至極,不僅滿足了屋主一家的生活需求,還平衡了實用性與舒適性。所以有需要的朋友,也可以來參考下這個改造思路,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