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科學認知特殊食品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如何辨別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特殊食品產業進步,越來越多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和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走入人們的生活。面對琳瑯滿目的品牌和種類,消費者在為寶寶選擇“口糧”的過程中,應如何避免進入誤區呢?近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就這個話題采訪了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處室的負責人,就嬰幼兒配方食品與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的區別做出說明,幫助大家更好地為寶寶找對“口糧”。
圖:超市里銷售的奶粉品牌和種類琳瑯滿目。
二者定義用途不同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特殊食品處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嬰幼兒配方奶粉是以乳類及乳蛋白制品(乳基)和(或)大豆及大豆蛋白制品(豆基)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或)其他原料,僅用物理方法生產的產品。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指針對患有特殊紊亂、疾病或醫療狀況等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營養需求而設計制成的粉狀或液態配方食品。該類產品需要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單獨食用或與其他食物配合食用,能量和營養成分能夠滿足0月齡至6月齡特殊醫學狀況嬰兒的生長發育需求。
采訪中,在山東濟南一家大型超市購買嬰幼兒奶粉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其實她也不懂什么是配方奶粉、什么是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主要還是聽其他人說什么好或看一些廣告宣傳,往往先購買少許給孩子吃,假如孩子吃得還行就繼續買。如今,各大超市里類似的產品太多,難分好壞,只有自己用著合適才知道好與不好。“尤其是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應該在醫生指導下購買,那就應該在醫院里賣,超市及其銷售人員不一定懂相關專業知識,萬一吃出問題誰負責?”張女士說。
執行標準與適用年齡分類不同
嬰幼兒配方乳粉執行標準根據適用年齡的不同,分為《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2022)、《較大嬰兒配方食品》(GB10766—2022)和《幼兒配方食品》(GB10767—2022)。2022版嬰幼兒配方奶粉新國標已于2023年2月22日起正式實施,新國標為進一步保證產品的營養安全性和營養充足性,修訂或增加了產品中營養素含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執行標準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GB25596—2010)。
嬰幼兒配方奶粉一般按適用月齡分為以下三類:嬰兒配方奶粉(1段)適用于0—6月齡嬰兒;較大嬰兒配方奶粉(2段)適用于6—12月齡較大嬰兒;幼兒配方奶粉(3段)適用于12—36月齡幼兒。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適用于0—12月齡特殊醫學狀況下的嬰兒的食用。
適用人群不同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根據我國嬰兒常見疾病狀況分為以下8類: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無乳糖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低乳糖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氨基酸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早產/低出生體重嬰兒配方食品、特殊醫學用途嬰兒營養補充劑、特殊醫學用途嬰兒氨基酸代謝障礙配方食品等。
健康的寶寶沒有必要食用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若需選購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應在醫生或臨床營養師指導下,根據嬰兒的疾病或醫療狀況選擇適應的產品。
采訪中,一位剛退休的位婦產科醫生告訴記者,她不建議新生兒家長擅自給孩子食用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因為孩子家長不完全了解醫學知識,容易出現安全問題。所以只要是給孩子食用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就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安全、不出意外。(記者 尹訓銀 文/攝)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